恪守師德,遵規(guī)守紀
2017年暑期校本培訓講稿
恪守師德,遵規(guī)守紀
阜陽實驗中學 代思文
2009年,我從安徽師范大學畢業(yè)進入阜陽實驗中學,一進校,我就發(fā)現(xiàn),我喜歡這兒,我喜歡這兒親如一家的同事,我喜歡這兒天真爛漫的學生,我喜歡這兒沒有架子,全部戰(zhàn)斗在教學第一線的領導,我甚至喜歡這兒的花花草草,然而我更喜歡的是我們實驗中學最大的特色——兩個百分之八十,百分之八十的八零九零后,百分之八十的女教師,有人說,女人多的地方麻煩就多,可是在實驗,這條看似鐵的定律好像被打破了,據我所知,英語組馬抗老師臨近生產未請一天產假,沒有什么豪言壯語,只一句淡淡的“我覺得我還能堅持”;語文組馬艷老師距離預產期不到一個月的情況下仍然陪著學生一直到中考,離家太遠,她索性將行軍床搬到了辦公室,我們都笑她真正地做到了以校為家,而她只笑著,樸實地回了句“我陪著學生,自己也踏實”;地理組王娟老師孩子未滿月便已來到學校,不為別的,只為了心里的那一絲牽掛:“我一手帶起來的學生跟我自己的孩子一樣,就想過來看看,守著他們,心里不空”。當然還有我自己,因為懷孕期間從未請過假,家長大多不知情,在我懷孕七個月堅持把學生送到中考考場上的時候,有個家長看見我說,代老師最近吃胖了啊。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聽起來是傳奇,講起來是笑談,然而它就真真切切地發(fā)生在我的身邊,發(fā)生在實驗的每一天。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就足夠我們四季耕耘。
身為教授的當代作家賈平凹有這樣一幅對聯(lián):百無聊賴何為教,一事無成怎做授。21世紀,新時代教師的寄托是什么?精神支柱何在?實際上就是兩個字——“師德”。
如果說,教育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那么師德是教育的光輝;如果說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師德就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人梯,給求學的攀登者以無窮的幫助;師德是綠葉,襯托著千萬朵桃李之花盡情地開放;師德是渡船,搭送著求知者駛向成功的彼岸;師德是彩虹,是驛站,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是教師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
我為什么成為一名教師,我要做一名什么樣的教師?這是師德的實質。身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與這些十幾歲的孩子相處,會漸漸感覺到他們的獨特的被賦予了新時代特征的個性,也許他們的言語和表現(xiàn)少不了幾許執(zhí)拗、魯莽;也許他們的思維和行動欠缺幾分理性和沉穩(wěn),但只要用心發(fā)現(xiàn),他們其實很想與你接近,他們以獨特的方式渴望著你的關注,企盼著你的關愛,在意著你的關懷。如若身為教師的我們忽略了這一點,縱然有著高深的學識,耀眼的才華,那我們在他心中也被打了一個大大的叉?;膺@一叉的奧妙,便是“師德”內涵中的一個字——愛。
教書育人本就是愛的事業(yè),教師的愛更是與眾不同,它高于母愛,大于友愛,母愛容易出現(xiàn)溺寵,友愛重在禮尚往來,,而師愛是嚴與愛的巧妙結合,是理智的科學的愛,是主動積極的愛。精誠所致,金石為開。我們的愛不會付之東流,我們平淡的生活并不平凡:三尺講臺是我們思緒縱橫的絢麗舞臺,它面對的是將來的桃李滿天下;明凈課堂有我們燈火闌珊的徹悟境界,那里寫滿了學生點點滴滴的成長、充實。
師愛是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它是師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點燃學生的夢想;它是指路的明燈,照亮學生前進的路程。
魯迅先生有句話:“教育是植根于愛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和愛心,才會有追求卓越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全國勞模、北師大林崇德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師對學生的愛,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只講付出不求回報、無私的、沒有血緣關系的愛,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我記得儲主任在微信上分享過一篇文章,其闡述的主題就是——教師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跟你沒有任何血緣關系卻真心希望你孩子好的人,的確,這種愛是極其神圣而純真的。這種圣潔的愛是教師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真情友誼,就會“親其師、敬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書育人就實現(xiàn)了其根本功能。
愛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愛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條件,不記得是誰,好像說過這樣一段話,“如果每個兒童的喜悅和苦惱都敲打著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關懷和擔心,那你就勇敢地選擇崇高的教師工作作為自己的職業(yè)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創(chuàng)造的喜悅。”正因為愛,所以會有創(chuàng)造的喜悅,正因為有創(chuàng)造的喜悅,所以對教育、對學生更加充滿愛的情感。真正的教育,正是這種愛與創(chuàng)造永無止境的良性循環(huán)。
教師的愛與尊重是照亮學生心靈窗戶的燭光,學生美好人生的開端掌握在教師手中,教師只有用自已的愛,才能與學生產生心靈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屬性而達到完美的境界。只有以愛心才能教會學生去愛身邊的每個人,愛身邊的一草一木。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愛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它總在創(chuàng)造奇跡。"如果我們的學生是蜜蜂,我們就是采蜜的花朵;如果我們的學生是花朵呢,我們一定做好護花的綠葉;如果我們的學生是幼苗,我們要當一個稱職的園丁;如果我們的學生是衛(wèi)星,我們一定當好把他們送上萬里征程的火箭;如果我們的學生是火箭呢?那我們就是一名優(yōu)秀火箭兵,用我們堅實的肩膀,頂著他們踏上輝煌的前程。
教師的師德不僅表現(xiàn)在言傳,更要在身教中體現(xiàn)。教師榜樣像一面旗幟,樹立在學生面前。我們教師要對學生一生負責,必須正視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則,才能為人師表。教師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須率先垂范,才能使學生感到可敬、可佩,形成制約力。
師德,不是長篇大論的大道理。它是教師生涯中的一點一滴,折射出每個教師人性的光輝,讓滿天下的桃李如沐春風。
作為老師,我們兢兢業(yè)業(yè),恪守師德,但我們同時也知道,教育的成果是師生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晶,作為學生,他們應該恪守和遵循的規(guī)則準繩在哪里呢,那就是校規(guī)校紀。
人們常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無論各行各業(yè),都要將紀律和規(guī)章制度放在首要位置。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學校沒有紀律,便如磨坊沒有水”。也有人說:“一個不遵守紀律的民族,必定是一個沒有自由的民族,一個不遵守紀律的學校,到最后,只能是一盤散沙。”
洪水沒有堤壩的結束,它將沖毀家園;牛馬沒有韁繩的約束,它會踏壞莊稼;車輛沒有規(guī)則地行駛,將會付出沉重的代價;學生沒有紀律的約束,將會成為社會的危險品。無論是誰,思想和行為如果不加控制,就如同高速行駛的汽車,沒有方向盤的控制,那必將沖上不歸之路。
我們的教育對象,這些十幾歲的孩子難免會抱怨校紀嚴格或者說苛刻,作為老師,我們要讓他們清醒地認識到,只有紀律的約束,才能創(chuàng)造一個安定的學習環(huán)境;只有紀律的約束,才能讓他們更好的成長;他們也只有嚴格遵守學校的校規(guī)校紀,才有資格成為一個文明守紀的中學生。我們要告誡這些孩子,在人生的舞臺上,我們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忙忙碌碌地做著我們應該做的事。在漫長而又短暫的學生時代中,他們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學生,因此他們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角色負責,不管是今天還是明天,惟有認真地對待,才不會留下不可彌補的遺憾。認真學習、刻苦鉆研,遵守校紀校規(guī)是這個角色必須履行的義務,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在學校的舞臺上充分展示作為一名學生的風采。
文明,是每一個實驗人,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應該具有的良好品質,更是我們的學生步入社會,走向成功的重要籌碼。校規(guī)校紀,它可以規(guī)范我們的言行,讓文明之風遍布我們周圍,如果我們是鳥,那校紀校規(guī)便是參天大樹,因為鳥倦總有歸巢時;如果我們是魚,那校紀校規(guī)便是汪洋大海,因為海才是魚兒自由的歸宿。
文明是人類社會上千年發(fā)展精髓之凝聚,講文明,做文明人,不僅是對個人素質的體現(xiàn),更是一種對民族的責任。一句“老師好”,是對老師的尊重;一句“對不起”,是對對方真誠的道歉;一句“媽,我回來了”,是對家庭溫暖的完美詮釋。這些,不僅是一種文明的行為,更是一種可貴的精神。
遵守校紀校規(guī),是我們每個學生進入實驗的時候首先應該被灌輸的,做一個文明人,更是我們實驗人的標準。
學校不僅是學習的地方,是我們作為老師傳道受業(yè)解惑的地方,更應該是奠定我們學生做人基礎的場所。我們必須要告誡我們的學生,一個人不管有多少知識,有多少財富,有多高地位,如果他不懂得做人的道理,這個人最終不會獲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我們實驗中學就是幫助這一個個懷揣著夢想的少年圓夢的地方,2017屆中考的成功是每一個實驗人的榮耀,也是我們新一屆起航的動力,讓我們恪守師德的同時也幫助學生遵守校規(guī)校紀,讓拼搏奮斗的實驗精神代代相傳,熠熠生輝,無論新來者還是老前輩,在實驗中學這個陽光燦爛的群體里,都只有一種意志,真實,再真實,創(chuàng)新,再創(chuàng)新,這就是我們,永不言敗的實驗人!